2019年春节期间,在北京故宫上演了一场奇特的现代灯光秀。光怪陆离、美不胜收的灯光为这座拥有古老历史的北京城平添了浓厚的现代色彩,提升了城市形象,活跃了节日气氛,展现了北京作为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城市魅力。这不禁让人想起那场在2008年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上由当代艺术家蔡国强导演的烟火表演。在北京夜空绽放的绚丽的脚印烟火,成为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艺术象征。
与这些在夜空中迸发着光亮的灯光艺术、烟火艺术相比,一些艺术以朴素、低调的姿态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们的城市环境,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它们抑或是由设计师精心设计却让人不易发觉的日常街景,抑或是一座由旧厂房改造的再平常不过的艺术空间,又抑或是在城市地铁站中的一幅壁画。这些散落在城市不同角落中的“艺术品”似乎在讲述着这个地方发生的故事,表达着这个地方居民的情感诉求,彰显着这个地方独特的空间精神、场所精神。
在一些工业遗产留存丰富的城市中,经过设计师的巧妙设计,精心改造,积极利用,一部分废旧的工业厂房成为艺术家艺术创作、展示作品的场所,一部分废旧的厂区空间成为游客们旅游、观光、学习的地方。这种中国式的替代空间不但保留了我们的城市记忆,而且延续了一座城市的文脉,还为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善意的生长空间。在一些历史建筑、街道遗存丰富的城市里,通过艺术家们对原有空间的重新规划、设计、修缮、美化,一些填充阻塞、脏乱不整的街道变通、变美了,一些破旧不堪、残缺不全的建筑变新、变亮了。这些几乎被时代遗忘的、上空飘荡着乡愁滋味的街道似乎又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
在偌大的城市中,在地铁里、在街道上、在公园中,俯拾即是的艺术品体现着中国人“日用即道”的艺术理念。显然,艺术从未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我们的城市、我们的生活。在艺术家眼中处处都是艺术,“人人都是艺术家”。艺术不仅是艺术家的创造物,也是公众的再创造对象。艺术从未像今天这样深入人心。在现代社会中,艺术俨然已经成为一种必需品。没有什么能够替代艺术,可以消解城市生活的枯燥与压抑;也没有什么能够替代艺术,可以将民族的情感与精神牢固地黏合在一起。
的确,艺术从未像今天这样与我们的城市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我们的城市生活也从未像今天这样迫切地需要艺术。在新一轮的城市更新中,从北京市杨梅竹外斜街改造到青岛市台东三路公共艺术步行街改造,从798艺术区改造到751D。PARK中国老工业文化遗产再生规划及整体设计,艺术家们通过艺术方式保护、改造和利用城市空间,让古老的街道、破旧的楼房、废弃的厂房散发出艺术的魅力。在一些社区里,雕塑、壁画、装置、涂鸦随处可见。这些看似不起眼的艺术品正成为增强社区居民文化认同感的催化剂,彰显社区精神的黏合剂。而在另外的社区,一些艺术家挨家挨户地给街道上的居民们发花草种子,让他们种在自己的门前屋后,来年看花开花落,享受绿色的勃勃生机。一些艺术家俯下身子,深入到社区,与居民拉家常,聊生活感受,谈艺术创作,分享艺术体会,这种走街串巷式的艺术互动方式,正成为艺术家们了解群众生活、扎根生活,进行艺术创作的一种常态。
新时代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时代,是文化多元、艺术多样、跨界融合的创造时代。在新时代,艺术家们正以更富新意、更富活力的艺术创造为塑造更宜居、更美丽的城市贡献着力量。这是一种可以改变我们的观念、改变我们的生活的力量。有了它,我们的城市生活将变得更加美好。(吴士新,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
(来源:中国文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