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誉展示

 
我校第一附属医院王小明教授荣获2023年“安徽省最美医生”称号
发布部门:宣传部  发布时间:2023-08-31   浏览次数:773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新时期职业精神,营造尊医重卫的良好氛围,激励全省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为守护人民健康不懈奋斗,全力推进健康安徽建设,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省卫生健康委开展了2023年“安徽省最美医生”评选活动。经推荐评选,我校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王小明教授荣获2023年“安徽省最美医生”称号。 

获奖文件通知

      王小明,男,1969年1月出生,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主任、肝胆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带头人,安徽省特殊津贴获得者。从事肝胆外科专业33年,他创新实践,以技术破冰,率先在全省开展腹腔镜下肝脏切除术,先后发表学术论文102篇,其中SCI论文11篇;他无私奉献、显医者担当,在汶川地震后积极支援灾区,在新冠疫情发生后积极投身防疫工作,被评为安徽省“江淮名医”、安徽省第八批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安徽省最美医生”王小明

      近年来,第一附属医院广大医务工作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卫生与健康的重要论述,忠实履行救死扶伤、服务人民的神圣职责,为保障人民生命健康、推动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第一附属医院将以此次表彰为契机,以先进典型为标杆,充分发挥榜样力量,引导广大医务工作者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修医德行仁术,勇担健康使命,铸就时代新功,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卫生健康服务,奋力谱写健康安徽建设新篇章。


      王小明先进事迹:

      无影灯下,一袭绿衣,一把手术刀,娴熟的技术和专注的神情伴着智慧和汗水的挥洒,与患者在无影灯下“肝胆相照”,在方寸之间演绎“镜下乾坤”。随着又一台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圆满完成,摘下口罩的王小明,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带头人、安徽省特殊津贴获得者、安徽省“江淮名医”、安徽省第八批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安徽省“特支计划”创新人才、博士生导师,一个个学术称号的背后,是他一双轻灵的巧手,一颗温暖的仁心。

技术破冰,“从0到1”的多次突破

      见过王小明的人,都被他一双布满老茧的手、血管淤曲的双腿所感动,这是长年站立,反复摩擦血管钳留下的“印记”。自1991年大学毕业,王小明从事肝胆外科专业已有33年。期间,他分别赴中山医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攻读硕士及博士学位,师从我国著名肝胆外科专家彭承宏教授,在肝胆胰疑难复杂病诊疗,尤其是腔镜治疗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

      皖南地区腔镜技术起步较晚,尤其是腹腔镜下复杂肝胆胰手术基本处于空白。王小明以此为主攻方向,将精准肝切除和精准胰腺癌根治理念运用于手术。2008年率先在全省开展腹腔镜下肝脏切除术,之后陆续开展全省首例腹腔镜下胰腺手术、脾脏部分切除术、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切除术、胰十二指肠联合左半肝切除术。此外,他开展的全腹腔镜下胆总管囊肿切除+胆肠重建、肝尾叶切除、肝门部胆管癌根治等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从“0到1”的起步,从“跟跑”到“并跑”“领跑”的技术创新,王小明在医学道路上执着求索。在他的带领下,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快速发展,2022年获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工作照(一)

工作照(二)

      在与疾病正面交锋同时,王小明还是一位善于研究的专家型医生。他注重总结诊疗经验,研究临床问题并寻求解决之法。他先后发表学术论文102篇,其中SCI论文11篇。担任山东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培养博士研究生11人,硕士研究生32人。

披肝沥胆,不断攀登医学“高峰”

      在外科领域,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公认最复杂、最具挑战性的手术之一,被称为腔镜手术的“珠峰”。在腹腔镜下进行消化道切除重建,特别是在门静脉表面分离组织,游离胰腺钩突等操作就如同在“刀尖上跳舞”。

      王小明永攀医学“高峰”,在他的主持下,科室自2009年在全省率先开展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目前已开展该类手术540例,患者年龄从22岁的青年到83岁的老人,手术质量和数量位于全省前列。 

工作照(三)

      他认真总结经验,围绕手术入路、钩突切除、胰肠吻合等关键领域,对手术步骤和技术进行改良,解决了大量疑难病例的临床诊治问题,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成果,获得安徽省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安徽省医学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 

成果奖励

      王小明注重“授人以渔”,他指导省内12所三甲医院开展此类手术,建立省域双向转诊网格,让高新技术走进“千家万户”,使全省胰头部癌、壶腹癌、胆总管癌治疗走向规范化,与江浙沪实现同质化。学科品牌树立,辐射力的形成,让一大批外流患者选择留在省内就医,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有效缓解。

仁心仁术,待患如亲关怀备至

      王小明常言,好的医生要讲人文、知奉献,用爱心、责任和技术护佑患者。作为科室主任,王小明常年以科为家。他每日辗转于手术室和病房之间,看到的不是他忙碌的身影,就是在病床前对患者的悉心守候。

      2020年,一位女患确诊为肝尾状叶巨大肿瘤,家属慕名找到王小明。该患者为O型Rh阴性血,俗称熊猫血,该血型全市备血量仅600ml。面对生命垂危的患者,王小明顶住压力,带领团队精心准备,采用第一肝门解剖法成功为患者切除肿瘤,术中出血仅400ml。患者出院时,紧紧握住王小明的手不愿松开,感谢他给予第二次生命。

      2021年,王小明接诊了一例特殊的“折叠人”患者。该女患有强直性脊柱炎(AS)已卧床27年,因发胆囊结石,腹痛明显。患者全身呈折叠状改变,手术难度巨大,多处求医无果。王小明经过细致评估,成功为患者实施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术后第二日患者即顺利出院。

      2023年,一位74岁的老人找到王小明。老人因胆管癌伴全身黄疸、发热,合并高血压、糖尿病。为确保患者安全,王小明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术前,老人出现紧张焦虑情绪。王小明得知后,连续几天晚上和老人促膝交谈,缓解压力,疏解情绪。手术日当天,王小明一早来到病房,亲自推送老人进手术室,在麻醉前反复宽慰……老人安然入睡后,经过7个小时手术,病灶成功切除。术后苏醒的老人第一眼看到陪在身边的王小明,满眼热泪说到“你就像我的儿女一样贴心”。

工作照(四)

      多年来,王小明用真心对待每一个患者,用精湛的技术救患者于危难,先后被授予“安徽省优秀医生”“芜湖市最美医生”称号,多次被评为医院“最受患者欢迎医生”。

大爱无疆,忠诚履职医者担当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王小明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部署,担任安徽省对口援建第五批医疗队分队长,对口帮扶四川省松潘县人民医院。

      王小明克服各种不利条件,开展重度肝破裂修补术、外伤性颈动脉破裂修补术、外伤性脾破裂切除术等复杂疑难手术。同时,他致力将内地诊疗技术复制到川蜀大地,在当地开展B超引导下肝脓肿穿刺引流术、胆总管探查术等新疗法,由他主持开展的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等填补川西地区空白。

援助松潘县人民医院

      川西地区山高林密,住户分散,留守人员多。为了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王小明带领医疗队深入偏远乡村,挨家挨户送医送药。一名肝癌术后患者久居深山,出行不便,王小明背着药箱,步行6个小时,翻山越岭、跋山涉水,为他上门换药、回诊。他积极引入先进管理理念,通过讲座、模拟培训、临床指导等方式,提高了松潘县整体医疗水平,为当地留下了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因工作表现优异,王小明被省政府通报表彰,授予“对口支援松潘县恢复重建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实践教学现场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王小明积极投身防疫工作。他在全院第一个报名参加志愿服务,为患者开展测体温、医疗秩序维护等工作。社会面疫情管控放开后,面对突增的阳性感染病例,他落实“一盘棋、一张床”部署,带领科室人员全力做好“保健康、防重症”工作。期间,他主动请缨,参与发热门诊诊疗,连续七天在科室值班值守,为抗击疫情作出积极贡献。

      “但愿世间人无疾,何惜架上药生尘”。许多患者都会在出院时送上锦旗表示感谢,但王小明很少出现在合影中。对他来说,每一台手术背后都不是冰冷的数字,而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当手术成功,患者康复出院的那一刻,那种无法表达的成就感和幸福感,是他最好的礼物。

(朱普庆/文图  许力、侯东晓/审)

皖南医学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11 Wannan Medical College 皖ICP备 05003571号